当前位置: > > j9九游会 > 全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建设现场推进会
“产地冷链”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j9九游会
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西大门。近年来,全市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刺梨、蔬菜、水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总规模达120万亩,年产量90.3万吨、产值58.63亿元。为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盘州市聚焦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利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3408万元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新增库容3.93万立方米(累计库容达18万立方米),有力支撑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坚持多措并举,夯实冷链物流保障基础
盘州市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创新使用衔接资金,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实施。一是建立冷链物流综合协调机制。成立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供电局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简化审批程序,实行“乡镇审批,市级备案”机制,通过统筹使用衔接资金、盘活闲置资产、落实用电优惠等方式,有效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用地用电保障困难等堵点卡点问题,为实施冷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大冷链项目入库储备实施力度。围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聚焦蔬菜、水果产地损腐率高等突出问题,盘州市按衔接资金不低于60%的比例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积极谋划一批具有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级分选等能力的产地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开展项目遴选,优先纳入衔接资金项目库储备并实施。目前已入库项目30个,预算投资10554.7万元。三是精心培育建设和运营主体。定期组织开展冷链设施建设培训会,从生产带动、产销对接、收益分红、技能培训等方面设置专业课程和实践操作,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发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产地直供直销流通模式,保证项目建设运营质量。
二、发挥冷链效益,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盘州市聚焦解决鲜活农产品流通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建成冷链物流设施39个。通过冷链设施牵引作用,在产业主体平衡市场波峰波谷、调节产品流通、减少货物损耗等方面发挥了突出功效,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刺梨种植基地、贵州省蔬菜产业“十大生产基地县”,“盘州刺梨”“保田小黄姜”等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凸显,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山地高效农业体系,带动6万余农户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提升风险应对能力。通过对生姜、茶叶、水果等农产品进行预冷、冷藏处理,减少流通损耗,在有力提升鲜活农产品保鲜保值水平、增强议价谈判能力的同时,有效化解农产品滞销风险。据监测,全市每年可挽回鲜活农产品经济损失约5亿元。三是提高产品市场效益。通过冷链设施延长储藏时间,实现保质保鲜、错峰销售,扩大销售半径,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如:“保田小黄姜”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量18万吨。通过产地冷藏保鲜,有效实现了保质保鲜,同时冷藏保鲜延长了农产品储存期限,帮助小黄姜实现错季销售、提高产值。保田小黄姜大量上市时销售价格为4500元/吨,通过冷藏保鲜,错峰销售,单价可达8900元/吨左右,大幅增加了种植户的收益。
三、突出利益联结,联农带农促进增收
一是建立联农带农有效机制。探索“村集体资产合作社农户”的共享发展模式,由乡级人民政府、项目村和项目经营主体签订三方协议,确定利益联结机制,经营主体按获得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不低于支持总额的3%固定分红给村民委员会。村集体制定分红资金使用方案,用于脱贫人口分红、社会救助、助学、村集体经济积累等方面,并要求经营主体无条件为本村脱贫监测户提供免费的农产品冷藏服务。二是持续促进脱贫人口增收。2022年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共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0万元,覆盖脱贫监测户1000余户,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促进农民增收成效明显,受益脱贫人口与监测对象满意度达到98%以上。
下一步,盘州市将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县市先进建设发展经验,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致力打造集原产地、市场加工、冷藏、交易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助推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激活农业发展“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